(一)
今天是研修的第七天,语文组的全体老师在一起,学习了了第二模块专题二“积累与提升”,包括第三学时交流“积累”的经验——积累的内容与方法和第四学时展示积累成果,讨论积累的体会——积累,温习,运用,内化。大家围绕着“在积累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增强功底,提高修养”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昨天的研修中,朱维杰老师的《课外阅读“三忌”》、隋梦霞老师的《平和的岁月就是那读书的岁月》、刘艳潇老师的《行走在课外阅读的田野上》、李志平老师的《凄清惆怅 诗意空灵》、丛丽老师的《古诗文背诵有妙招》、曹晶晶老师的《读书让我的生命充满精彩,让我的生命美丽娇艳!》、吕晓芸老师的《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等得到指导老师推荐的文章,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其中李志平老师的文章还得到了专家的推荐。
本次研修涉及到教学中的方方面面,理论和实践并重,使老师们明确了目标。从理论上更深入的理解了新课程理念,更深刻地理解了文本内容。从实践上,视频中的十几节课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老师们明白了我们的课堂应该向哪个方向努力,什么样的课堂是我们需要的,什么样的课堂是最有效的,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同时,对于新课改下的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修,让我们成长!
(二)
2011年暑期远程培训已进行7天,聆听着名师的授课、专家的点评,倾听着身边同事之间的探讨,欣赏着每位教师的精彩作业,浏览着网上其他地区同行的发言,我们的思维得到升华,真正体会到:我培训,我快乐,我学习,我幸福。
为了增强学习的效果,我们将听、看、思、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措施一:我们适当调整视频与文字页面的大小关系,将视频和视频的文字材料同时呈现在大家面前,做到边听边看,边看边记。
措施二:每天学习之前先将每天的作业布置给大家,使每位教师带着问题去学习,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
措施三:每天的视频中,都有2-3个教学设计或说课等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我们在学习了每个活动片段之后,都拿出5-10分钟时间进行小组内交流。
措施四:每天早晨开始看视频之前,我们从网上找到我们的作业、评论等,对优秀的作业提出表扬,以提高完成作业的质量。
措施五:我们借助完成班级简报的机会,在卷首语中借用了张厅长的随笔以鼓励大家;精选指导教师和各位教师的精彩点评、优秀作业,供大家学习;又借鉴其他学科的简报,我们开设了“他山之石”栏目,从网上精选其他地区的优秀作业,开拓大家的视野;在结束语中提出问题,让大家在思考中进行学习,鞭策老师们努力向前。
(三)
看着组上两位五十多岁的老教师戴着老花镜,一丝不苟地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对照文本记录认识与感想,我们深受鼓舞。是啊,学习不分年龄老少,永不言弃才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四)
随着培训的一步步深入,我们所探讨的课题也向着深度和广度迈进。最近两天,外语研修的学习课题已经从任意选修课专项研讨,过渡为对整个高三英语复习各个环节的深度研究了。这也正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一线老师的教学更具有指导意见,但在实际教学中,心中还存有各种疑惑的课题。比如今天的课题“高中英语语法词汇复习教学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就引起了大家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学习完相关视频之后,大家对于语法词汇教学的重要性,观念上基本达成了一致: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没有词汇也就无所谓语言,外语教学自然离不开词汇教学。学生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就无法顺利进行听、说、读、写、译,就无法进行英语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说,词汇语法学习堪比整个英语学习的基石。那么对于怎样把这个基石夯实打牢,大家各抒己见,展开了卓有成效的讨论和分析。比如:王玉春老师的“融构词法于词汇教学之中”,夏竹慧老师的“采用对比法进行词汇教学”以及李彦华老师的“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等各种手段各异,但最终颇具成效的好方法好思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和好评。
全组英语老师共同表示,此番经过对各种有关词汇语法教学理念的学习和消化,大家理清了语法词汇教学的思路,重新调整了教学目标和方案,相信一定会给我们未来的英语词汇语法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正是这种积极向上,认真学习的精神,使得我们老师越学越勇,佳作频出,精彩纷呈。截至今天,我们已经有篇作业26被指导老师推荐,4篇为专家推荐,更可喜的是有姜坤、蔡璐遥和梁燕君老师的3份作业被录为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