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班主任提供一个发展平台,满足班主任发展需要,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组织了几位班主任老师,于7月24日——26日在经区实验小学培训学习。培训的内容很多,其中最让我感触颇深的是钟志农教授《探寻学生心灵发展“路线图”用心育活动课引领学生幸福人生》。现在我就“关于学生心理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持,主要是以人的中间层次的需要即‘安全’、‘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的满足为前提条件的。”让我们了解了孩子们的需要,懂得与孩子如何沟通,给每个孩子搭建平台找到自尊的需要。没有爱的教育会出问题,但不一定会出大问题;没有归属感的教育,那一定会出大问题。”钟老师郑重地提醒我们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让我们明白了作为一个班主任要把班级建设成有安全感、有爱与归属感、有尊严感,那才是成功的班集体。“每个孩子在学校只有获得注意,才会有归属感。”告诉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积极关注每个孩子,这样才可以让所有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回味了钟老师的每一句话,觉得不仅仅适用于我们的工作范围,也适用于我们自身的生活。我想在我们的生活成长历程中,其实每个人的心理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问题的,只不过我们运气好,可以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指点,于是一个坎就跨过去了。“家”的建设同样需要安全感、爱与归属感以及尊严感,因为家是一个让人可以拥有安全感、归属感与爱的港湾,可惜,越来越多的家只徒有虚名,欠缺实质,以致使子女不但不能正常成长,相反地遭受伤害。正如林孟平博士所说:“我常常想,当一个人生活各方面都无法获得归属与安全感时,那种无根而漂浮的感觉,很可能就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他的人生取向。静思之中,我只觉得内心的绞痛,又有那深沉的惋惜和遗憾。”所以我们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这样才有可能为“以心为本”的教育创造基本的前提。
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各层次需要的满足。(马斯洛需要层次——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学生学习动力属于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学习动力受阻及其他问题都出现在中间三个层次得不到满足。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持主要人的中间层次的需要。因此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满足学生的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然后个体会自动上升到自我实现的需要。钟老师为怎样满足学生各层次得需要都举了具体的例子,让我们受益匪浅。他还为如何解决学生的出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解决问题,还可以防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造成伤害。他提供的方法乃四个步骤。
1、接纳。接纳孩子的任何情绪,理解他。情绪对立时无法解决任何问题。“你这样做,我相信一定有你的理由……”
2、分享。让学生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宣泄负面情绪。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是需要宣泄的。“你能跟我说说这件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吗?”
3、讨论。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说三种解决方法,我也给你想三种,加上你刚才的处理方式(如打架、逃避)一共是七种,你看哪种方法处理问题比较好?
4、抉择。充分考虑学生底线,但还是要考虑后果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你认为学校给你什么样的处分比较合理?”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收获。虽然,这次讲座让我学到很多,但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娴熟地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的话,所掌握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这次学习仅仅是个开始。也希望自己能借骨干班的机会,多多学习、认真研究,掌握更多心理健康辅导的知识和技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高一、二十二班 王栋
20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