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和落实学校政务公开制度,推动学校政务公开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根据《威海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市直教育系统政务公开的意见》(威教政字[2006]7号)文件精神,现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全面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校为重点,确保学校教育沿着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的根本指导方针,坚持和完善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制度,从根本上引导、激发和保护广大教职工群众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主人翁积极性,促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学校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化,决策民主化,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三、公开原则
l、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坚持通过多种形式实行校务公开。
2、坚持群众路线,发动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使校务公开工作扎实、可信。
3、校务公开的重点是那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注意那些关系到教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4、公开学校党政干部廉洁自律情况,达到民主监督的目的.
5、公开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举措、方针、办法等,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让教职工知道校情,关心校事,参与校务。
6、公开内容要做到真实、可信、可靠,要结合学校实际,注重公开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7、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四、组织领导及责任分工
工作深入持久地推行下去,学校成立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附后)。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统筹领导学校的政务公开工作,定期研究部署推进措施,下设办公室,牵头组织学校各处、室、组全面落实学校的政务公开工作,负责对内、对外的工作协调,向领导小组成员反馈信息,提出建议、并负责督办落实,形成工作有部署、实施有检查、年终有考核、违规违纪有责任追究的工作机制。
五、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一)向教职工公开的内容,主要有:
1、学校常规工作制度:包括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教育教学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学校各部门及各岗位的职能和职责、各种规章制度、奖惩条例等。
2、学校政务活动运行情况:包括学校阶段性工作安排,如学期(年)、每周工作安排,中心工作布置等;重大行政事务决策征求意见和方案的确定;影响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如年度考核与职称评聘、评优选先等;
3、学校财务管理情况:包括财务预决算情况,即全年预算内外各项经费收支情况;基建、维修、购置项目的招投标情况等。
4、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包括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和纪律规定;干部的选聘、民主评议、考核、奖惩情况等。
5、其他需要公开的事项.
(二) 向上级机关、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公开的内容,主要有:
1、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重大事项、工作成绩或办学成果;
2、收费依据、项目、标准、程序、时间和代收代办的项目;考试的规程、评分标准和结果;
3、学校对学生校内外活动要求、卫生安全教育规定等;
4、学校办学宗旨及向学生、学生家长的各种承诺;
5、学校的招生政策、指标、程序和录取的分数线及录取结果;
6、学校的收费依据、项目和标准及课本费结算情况;
7、“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贫困生减免费用,学生奖惩的各项规定与实施情况等。
8、其他需要公开的事项。
六、公开的主要形式
1、利用全校教职工大会、行政办公会扩大会议、备课(教研)组长会,把学校每个阶段主要工作安排、主要决策决议等向全体教职工通报。
2、召开党员会、团员会、老教师表座谈会等,向他们通报有关校务的情况,以征求意见获取反馈,有助于领导决策。
3、利用校务公开栏,定期公布有关校务,例如公开学校发展规划、办学目标、收费项目,公布财务收支情况,学校基建等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4、定期出版发行《校务通报》,让全校师生及时了解学校近期开展工作的有关情况。
5、设立校长信箱和校长热线电话(5999628、5929178),收集师生意见,了解反馈信息,并及时处理解决。
6、评优评先以及职称评定的材料公示。如职称评审公开化,不搞暗箱操作。先由个人申报,民主测验,学校职改领导小组进行全面考核,再进行材料公示,根据公布后反映的情况,对不真实,夸大其辞或有疏漏的地方一一指出,要求进行修正,力求作到公平公正,使教师心服口服,减少了猜疑和矛盾。
7、成立家长委员会,向学生家长公布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学生思想状况等,让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工作。
8、充分利用校园网,在学校网页上设立校务公开栏,通Internet网络及时发布校务信息。
七、公开的时间
政务公开的时间依据公开内容确定,主要分年度性、常规性和临时性公开三种。年度性工作,每学期初、学期末各定期公开一次;常规性工作,每月公开一次;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对事关学校全局的重要事项、公众普遍关注的有关事项,要实行决策前预公开和实施过程的动态公开。
八、政务公开制度及措施保障
为确保学校政务公开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在坚持已有服务承诺、责任分解、考核奖惩等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建立健全以下制度:
(一)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制度。重大决策、干部任免、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集体作出决定后,按照规定程序公开。
(二)预公开制度。决定或办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在正式决定或办理前将方案公布,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后予以正式公开。
(三)定期通报制度。每学期(年)对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在校内进行一次通报,对工作认真、成效显著的要给予表扬,对工作不力、存在问题的要批评教育、限期改正。
(四)、投诉举报制度。设立学校投诉举报电话(5926357、5929178、5999628),对群众投诉举报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群众署实名投诉举报的,要将处理意见直接反馈给本人,取信于民。
(五)、社会监督制度。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家长会、发放征求意见表、个别走访等形式,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保证渠道畅通。
(六)、群众质询制度。对影响学校大局的重大事项在向社会公开的同时,安排专门人员在规定时间和地点接受群众的质询,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七)、责任追究制度。对在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中工作不力或弄虚作假,侵害群众民主权利和利益,贻误工作或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要追究相关处、室、年级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八)、档案管理制度。对推行政务公开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资料,在对内、对外公开的同时,要建卷立档,以备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