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培训工作总体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全体教师素质,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新课程改革,优化教育结构,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 教师培训计划
(一)关于全员培训
落实威海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纲要”指示精神,按照“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要求,抓好我校的教师全员培训工作。
1、利用暑假,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山东省远程网络教育培训学习班学习,包括新课程改革的通识培训和专科培训。
2、利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实验基地”这个有利条件,聘请专家教授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全员培训教师,一年至少两次以上。
3、聘请全国优秀教师来二中传经送宝,进行经验交流,研讨活动。
4、组织好全体教师的普通话培训及考试工作,合格率达98%以上。
5、组织好计算机的培训及考试工作,合格率达到98%
(二)关于青年教师的培养
1、培训对象:35岁以下全体青年教师。
2、培训目标:(1)师德建设上一个新的档次:通过党课学习、听师德报告、听优秀班主任报告。看相关录像等,使全体青年教师都能热爱中学教育事业,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有很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热爱学生,关心学生 ,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2)业务素质有一个普遍提高。99%以上的新分配教师能胜任高中教学工作。教龄满三年的青年教师,60%以上能胜任班主任工作。每一位青年教师均能掌握教育科研基本技能,能够独立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和撰写教育科研论文。
3、培训途径:(1)健全学校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制度和政治学习制度,发扬党、团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人生观。(2)建立青年教师个人档案。(3)建立健全以老带新的培训机构和备课组长负责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跟踪听课,及时评课,使他们的讲课水平迅速提高。(4)发挥集体备课的优良传统,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5)建立校级优质课评比体制,以激励青年教师不断进取的精神。(6)创造条件帮助青年教师外出学习,进修,不断提高业务素质。(7)组织参加市直高中教师业务能力考试,参加市直高中高三年级的统考。
(三)关于骨干教师的培训
1、培训对象:市直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备课组长。
2、培训目标:在各学科培养造就一批学术造诣较深的骨干教师,成为学科带头人。通过名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培训途径:(1)支持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科研机构组织的各种骨干教师培训班、研讨班学习。(2)组织参加市级以上优质课的听课、评课活动。(3)组织参加各级各类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通过担任课题负责人,撰写实验报告,论文不断提高科研水平。(4)定期举行业务讲座,每学期每人至少举行一次校级以上示范课。(5)通过担任备课组长、班主任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管理水平。(6)建立骨干教师档案。
(四)关于单科培训
1、积极组织各科教师参加山东省教育网络暑假各科专业培训班的学习。
2、积极组织各科教师参加威海市教研中心组织的教学研讨会培训班的学习。
3、利用与北京四中合作的有利条件,邀请各科骨干教师来我校指点教学工作。同时每年每科都派教师到北京四中学习。
4、创造条件力争各科教师每两年都能参加一次省级优质课评选、听评课活动。
二、教师培训奖惩制度
学校的任务是培养人。教师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广大教师肩负着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光荣的历史重任。学校激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强化其竞争意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关于教师培训工作的奖惩规定如下:
1、教师必须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全员培训、单科培训及骨干培训班学习,如有事书面写出请假报告交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批准。如违反有关培训规定,给予全校通报批评。
2、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及业务进修结业时,必须写出书面汇报材料交科研处存档。
3、参加培训学习期间,教师不得无故中途离岗,如有违反视此次培训无效,并给予批评教育。
4、45周岁以下教师必须参加市直高中教师业务能力考试,如无故不参加,给予全校通报批评并需要参加补考。
5、教师必须参加校本课程开发,开设校本课程。
6、积极主动参加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除能获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给予的继续教育证书及学分外,学校在期末、年终考核中加上相应的分数。
开设开发校本课程也记入教师科研水平考核中,并予以适当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