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说明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由1个必修模块和5个选修模块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修满4学分是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最低要求,其中必修2学分,选修2学分。
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2学分。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
信息技术科目的选修部分包括“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和“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选修课程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选修1是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选修2、选修3、选修4是作为一般信息处理技术设置的,选修5是作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设置的。5个选修模块并行设计,相对独立,可自由选择。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本模块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本模块为选修模块,由3个主题组成: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程序设计语言初步
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
选修2 多媒体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改善人机交互效果、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促进合作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而设置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是选修模块。
本模块由3个主题组成:
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
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
多媒体信息表达与加工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会对不同来源的媒体素材进行甄别和选择;初步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原理,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交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初步具备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规划、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
选修3 网络技术应用
“网络技术应用”模块介绍网络的基本功能和因特网的主要应用,是选修模块。
本模块由3个主题组成:
因特网应用
网络技术应用
网站设计与评价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掌握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与评价方法;体验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
选修4 数据管理技术
数据管理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本模块是针对数据管理技术应用而设置的选修模块。
本模块由3个主题组成:
数据管理基本知识
数据库的建立、使用与维护
数据库应用系统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数据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大型专业数据库,初步学会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处理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体验并认识数据管理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
选修5 人工智能初步
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热点之一。与一般的信息处理技术相比,人工智能技术在求解策略和处理手段上具有独到之处。“人工智能初步”模块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人工智能领域内容易为高中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部分内容,是选修模块。
本模块由3个主题组成:
知识及其表达
推理与专家系统
人工智能语言与问题求解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能描述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会使用一种人工智能语言解决简单问题,把握其基本特点;能利用简易的专家系统外壳开发简单的专家系统;知道人工智能对人类学习、生活的影响;通过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丰富魅力,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前景的向往和对未来生活的追求。
根据我校教学实际拟开设选修1、选修2、选修3三个选修模块。
2、选课建议
修满4学分是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最低要求,其中必须从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获2学分,再从选修课中选学一个模块,获2学分,共获4学分,达到毕业要求。报考科学方向的的学生可选修模块1(算法与程序设计)或模块2(多媒体技术应用)。报考人文方向的学生可选修模块2(多媒体技术应用)或模块3(网络技术应用)。 |